信息来源: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时间:2018-06-22[] 浏览次数:
现将《2018年涉氨制冷企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根据《省安委办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通报》(苏安办〔2018〕19号)的要求,结合全县渉氨制冷企业真实的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依法治安,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做到“全覆盖、严执法、重实效”,彻底消除涉氨制冷企业两类重大事故隐患,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方面提升安全管理上的水准,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一)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主要内容:是否开展风险因素辨识并建立安全风险因素清单和数据库、制定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设置风险因素公告栏、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二)彻底消除两类隐患。进一步排查是否还存在“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作业场所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的空调系统;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或作业间内作业人员超过9人的”两类重大事故隐患,属于两类重大隐患的,立即停产,制定措施方案,限期整改到位。
(三)强化日常监管。1.是否建立、健全使用液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生产区与非生产区、氨制冷机房、冷库库房以及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等设置是不是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液氨管线是否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3.厂区内显著位置是否设风向标,作业现场是否配置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氨制冷机房是否结合实际需要配备至少1套隔离式防护服;4.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是否严格执行审批;5.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是否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办理备案手续;6.防雷安全措施是不是到位,防雷装置是否经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做设计、施工,并依法办理审核、验收,是否定期检测;7.压力管道是否经过检测合格,并向负责特定种类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并取得使用登记证书;8.全面梳理、不留死角,重新统计本辖区内涉氨制冷企业。
(四)强化教育培训。严格执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养和训练考核管理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操作、安装与维修作业人员,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强化应急管理。检查事故应急预案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操作性,应急处置措施是否恰当、适用,是否定时进行演练、评估、修订,应急救援设施和物资是否完备等。
(一)自查自纠阶段(6月15日至7月15日)。各乡镇(街道)、园区安监局织涉氨制冷企业依据《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技术指导书(试行)》(管四函〔2013〕28号)、《省安委办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通报》(苏安办〔2018〕19号)等文件规定,对照专项执法检查和验收的内容,做全面的自查自纠,7月30前各乡镇(街道)、园区安监局完成情况汇总,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
(二)检查和验收阶段(7月15日至8月20日)。各乡镇(街道)、园区安监局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和专家,对本辖区内所有涉氨制冷公司进行全覆盖的专项执法检查和验收,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存在两类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一律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实施行政处罚。县局对部分重点公司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和验收。
(三)总结提高阶段(8月20日至8月31日)。认真做好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在涉氨制冷企业的推行、落实,并对专项执法检查和验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对所查处的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实情况做重点督导,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各乡镇(街道)、园区安监局专项行动工作总结于8月28报送县局工矿商贸科。
(一)强化专项行动措施落实。各乡镇(街道)、园区安监局要逐步提高对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在近几年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巩固成果、补齐“短板”,通过本次专项行动,全面消除两类重大隐患,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积极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度。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打击违法、非法生产行为,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和专项整治验收工作落到实处。对不认真开展专项治理的企业,要纳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公开予以通报;凡到期未完成整改的企业,一律予以停产停业整顿,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直至取缔关闭。
(三)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乡镇(街道)、园区安监局要指导、督促企业组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导企业组织全员安全风险因素辨识,编制风险因素清单,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通过技术改造、推广先进设备工艺等措施,降低安全风险等级,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